普诺瞳
【福尔摩斯获奖案例】OK镜个性化定制BC宽度案例分享

OK镜具有视力矫正和近视控制的双重作用,广泛用于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也可以用于成人近视的视力矫正。不同年龄、不同近视进展情况的戴镜者,对于近视控制和矫正视力两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个性化成为了OK镜验配的原则之一。通过镜片设计和参数调整提高离焦量和缩小治疗区面积,有望带来更好的控制效果,是适合眼轴增长快速的近视儿童的验配思路,同时也不可避免影响视觉质量;而增加治疗区面积可以减少视觉干扰,适合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青少年和成人。

来自杭州无界医疗的孙精良医生,在【“2024年SHOW出你的福尔摩斯之眼-角膜塑形镜智慧探案之旅”】中分享了两个较为典型的OK镜个性化验配案例:对于近视快速进展的儿童,验配缩小BC宽度、高次非球面设计的普诺瞳®Pro系列OK镜,戴镜1年半近视控制效果满意;对于主要希望脱镜并且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成人,验配增加BC宽度、BC球面设计、增加降幅的普诺瞳®S系列OK镜,戴镜1年期间矫正视力和视觉质量良好。

病例一

儿童:缩小BC宽度改善近视控制

患者10岁,配戴离焦框架镜一年,眼轴增长过快

建议:

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改用OK镜/离焦软镜

更换离焦框架镜设计

决定:

尝试普诺瞳 Pro系列镜片

若眼轴增长仍过快,联用0.01%阿托品

原始角膜地形图

右眼

左眼

试戴荧光染色配适(染色1分钟后)

OD:TA系列,40.00/-3.00/10.6/T5

电脑片上光:-0.25/-0.50*75

OS:TA系列,40.00/-3.00/10.6/T5

电脑片上光:-0.50/-0.75*110

试戴睡眠实验后差异图(1小时)

OD:TA系列,40.00/-3.00/10.6/T5

OS:TA系列,40.00/-3.00/10.6/T5

定片-参数思路

定片思路:

1、试戴片直径10.6略小,为保证镜片定位,给予10.8直径

2、为达到更好控制效果,给予小BC设计以达到更多更深的离焦量

3、试戴片40.00/40.00整体矢高偏高,但缩小BC后AC整体更靠近角膜中央,需收紧AC保证镜片整体矢高良好

到片荧光染色配适(染色1分钟后)

右眼:TA Pro系列,40.00/-3.50/10.8/T5 BC宽度5.6mm

左眼:TA Pro系列,40.00/-3.75/10.8/T5 BC宽度5.6mm

复诊报告及数据

眼轴变化趋势

病例二

成人:增加BC宽度减少视觉干扰

患者22岁,希望配戴隐形眼镜改善外在形象

建议:

角膜激光手术

软性/硬性角膜接触镜

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

决定:

试戴普诺瞳T系列OK镜

原始角膜地形图

右眼

左眼

试戴荧光染色配适(染色1分钟后)

右眼:T系列,43.50/-3.00/10.6/T5

电脑片上光:-0.25/-0.25*79

左眼:T系列,44.50/-3.00/10.6/T5

电脑片上光:-0.75/-1.00*80

试戴睡眠实验后差异图(1小时)

右眼:T系列,43.50/-3.00/10.6/T5

左眼:T系列,44.50/-3.00/10.6/T5

定片-参数思路

定片思路

1、试戴片直径10.6略小,为保证镜片定位,给予10.8直径

2、成年人对视觉质量的要求高,需要给予更大的治疗区以减小像差

3、成年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给予更大降幅

4、试戴片43.50/44.50整体矢高可接受/偏高,但增加BC宽度后AC整体更靠近角膜周边,放松AC保证镜片整体矢高良好,且右眼e值大于左眼,右眼需要放松更多AC

到片荧光染色配适(染色1分钟后)

右眼:T系列,43.00/-3.50/10.8/T5 BC宽度6.6mm

电脑片上光:+1.00

左眼:T系列,44.00/-4.00/10.8/T5 BC宽度6.6mm

电脑片上光:+1.25/-1.00*80

戴镜1天复查

右眼

电脑验光:-1.75/-0.25*90

裸眼视力:4.7 (20/40)

角膜:(-)

轻微重影

左眼

电脑验光:-1.50/-1.00*78

裸眼视力:4.6 (20/50)

角膜健康,主诉轻微重影

BC宽度增加后治疗区面积增大,达到完全塑形所需时间更长,嘱继续戴镜和定期随访

戴镜1个月、戴镜1年复查

期间右眼视力4.9,左眼视力5.0,双眼眼表健康,主诉无明显不适

案例小结

1、临床中对于不同人群的用眼需求可以做个性化调整,以保证不同年龄段的用眼需求。

2、如果用标准试戴但定片时需要缩小BC宽度,则需要适当收紧AC来满足矢高的要求:

角膜曲率越大、角膜e值越大、镜片直径越大、BC直径越小,AC收紧量越大。

3、雪中送炭(普诺瞳A系列/Pro系列)or锦上添花(普诺瞳S系列):普诺瞳A系列/Pro系列通过BC非球面设计/高次非球面设计达到优化离焦分布、强化近视控制的效果,普诺瞳S系列视觉质量更优。验配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近视进展情况、角膜形态特征和对视觉质量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评估、个性化定制适合患者情况的OK镜。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

打破“无效换镜”|普诺瞳®M系列戴镜初期眼轴回退启示

普诺瞳®离焦镜产品系列通过镜片上特殊的微结构设计和多层次梯度离焦量的设计,经验证起到较好的近视防控效果,产品具有适用人群广泛、配戴简便、相对安全的特点,逐渐成为医疗临床中的有效手段和广大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新利器。临床中遇到很多过去配戴单光镜的患者出现了近视进展加速的迹象,医生会建议转为配戴微结构离焦框架镜,既可以达到兼顾矫正视力和干预近视进展的双重目标,同时又符合孩子和家长的生活习惯而更容易被接受。

来自杭州市儿童医院的张冰主任分享了一例配戴单光镜1年近视快速进展的孩子转为配戴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的验配案例,并分析其中与孩子和家长进行患教沟通的要点和常见问答解析,包括了单光镜和微结构框架镜在作用机制和视觉效果方面的差异,以及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作为近视防控利器的优势。

1.png

张冰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国际角膜塑形镜协会亚洲分会委员(IAOA)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眼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眼科超声医学专业委员
杭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擅长各种常见疑难眼病的诊断和治疗,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斜视矫正手术、倒睫矫正手术、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泪道手术、眼睑整形手术、眼部显微手术如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


单光镜转为微结构离焦框架镜
医患沟通要点


01  解说
向患者解释并说明微结构离焦框架镜控制近视的原理及作用机制,与单光镜设计上的不同:
单光镜只有一个焦点,配戴单光镜能够让屈光不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矫正,但无法控制近视进展的速度;
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相当于在单光镜的周边区域排布了特殊设计的微结构,光线通过微结构在视网膜前方形成了近视性离焦分布,构成延缓眼轴增长的力量。

2.png

02  告知
告知患者及家长配戴离焦框架镜初期可能会有不适应的情况以及具体表现和适应方法:
刚开始常见的不适表现是看近模糊,具体表现是戴镜看近时会有一种一闪而过对焦的感觉。需要告知孩子和家长不用刻意注意视野中的模糊“点”,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这些不舒服的表现就会消失;
配戴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的孩子,大多数在一周时间内可以完全适应。

03  强调

戴镜后的视觉质量与离焦刺激控制效果之间的平衡很重要:
微结构离焦框架镜通过在镜片周边排布了许多微结构,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性离焦,起到近视防控作用。然而,如果离焦量和离焦面积过大,不可避免会影响戴镜视觉质量和视物舒适性,孩子可能很难坚持戴镜。临床验配人员会根据孩子对近视控制和视物舒适两方面的需求,平衡控制效果与视觉质量,选出适合的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产品,制定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
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针对不同近视度数的视网膜弯曲程度,适配三档不同的离焦量,达到控制效果与戴镜舒适度之间的更好平衡,提供更精细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3.png案例分享

12岁女孩,配戴单光镜1年近视进展快速,现要求换镜

4.png

分析
过去1年患者双眼球镜度增加-1.00D,近视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有效的控制手段。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作为近视防控有效手段,使用方式也较为符合这一例患者的戴镜习惯和学习生活需要。与家长和患者充分沟通,决定验配兼顾控制效果与戴镜舒适度的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作为主要方案。
初步诊断
屈光不正
处理
配镜(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坚持全天规范戴镜
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时长
每3个月复查

戴镜3个月复查

5.png

询问家长孩子每天坚持戴镜超过12h,双眼视力良好能够满足学习生活需要,无不良视觉现象相关反馈;配戴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3个月,双眼眼轴缩短0.07mm/0.14mm。戴镜3个月退轴现象说明产品设计和质量有效、患者对离焦应答良好,进一步建议规范戴镜,3个月后复查评估。

专家思考-患教常见问答集锦

Q:孩子能配单光镜,就一定适合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吗?
A:不一定。是否适合验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主要取决于戴镜者近视进展情况、视功能检查结果以及个人生活和用眼习惯。
①近视度数和进展情况:对于眼轴增长快、具有高度近视危险因素的尚未近视或已经近视的人群更适合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如果度数稳定并且用眼习惯保持良好,单光镜可能就足够。
②视功能检查:做视功能检查的目的是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禁忌症。严重的斜视或弱视患者不适合配戴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因为难以保证戴镜视力情况和近视控制效果。
③个人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建议日常尽可能长时间正确配戴,才能充分发挥近视防控效果。

Q:验配单光镜和验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过程一样吗?
A: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验配需要更加精准和专业,通常要求精准验光、光度足矫、准确测量瞳高瞳距和选择稳固的镜架。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具体的验配要求如下:
①光度足矫
足矫有利于近视的稳定,获得清晰视觉,以及在发育期良好的视觉发育。因此精准验光,确保屈光度足矫,避免发生欠矫或过矫,是验配普诺瞳®离焦镜的首要条件。
②稳固镜架
任何一款镜片都需要一副合适的镜框配合,镜框过大、易变形、易滑落都会降低戴镜的舒适度。因此验配普诺瞳离焦镜,理想框高在30-40mm,镜圈水平直径≥45mm。
③良好配戴
保持眼镜不易滑落、不偏斜,应选用可调节鼻托,必要时可配合耳钩使用。
④精准测量
普诺瞳®离焦镜包含中央光学区和离焦信号区,为确保戴镜位置的准确,需测量戴镜者单眼瞳高、单眼瞳距,操作点瞳时应注意眼镜平行于水平面,自然坐姿目视前方,切记不可仰头或低头。

普诺瞳®离焦镜验配要求

6.png

Q:各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防控效果都一样吗?

A:目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产品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合理的微结构离焦设计和可靠的加工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把控都是最终是否近视控制有效的重要因素。

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采用环带微结构设计,在有效光学区内设计的8个360°完整闭合的相同宽度的离焦环带,离焦环之间的环间距是相同的,眼睛通过镜片从任何方向视物的时候,视网膜都可以接收到稳定的离焦信号刺激。在离焦量设计方面,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采用多层次梯度离焦设计,设置了三档离焦量用以匹配不同屈光度的范围,有助于提升高度数戴镜者的控制效果。同时,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严格遵循三类医疗器械和团体标准把控产品质量,为临床有效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案例小结

从单光镜更换为微结构离焦框架镜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不仅需要孩子和家长对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作用机制有清晰的了解,更需要医生在配镜前详细说明戴镜初期正常现象和解决方案、并耐心解答疑问,帮助家长孩子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新的微结构离焦框架镜。

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的出现的出现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由点到线的升级,更大的离焦面积和多层次梯度离焦量设计,实现了更高离焦控制与更优视物舒适度之间的平衡点,在个性化定制方面做到了精细匹配和智慧防控,帮助临床医师、家长和孩子实现“看得清、控得住”的双重目标。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

1739186382584831.jpg

高次非球面设计OK镜优化近视控制案例-张兴兵

OK镜在长期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近视控制作用,但对于部分近视进展快速的青少年儿童,配戴传统设计OK镜效力有限、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众多相关研究表明,离焦分布、Jessen系数、治疗区大小、基弧非球面等因素与控制效果相关。普诺瞳Pro系列OK镜采用高次非球面设计,自然形成更小的治疗区和更接近“V”型的离焦分布,同时使反转弧双倍加深,,无需额外调整参数即可全面提升近视控制效力,为年龄小、度数低、角膜平坦、既往配戴传统设计镜片控制欠佳等患者提供了增效之选。

来自淮南华厦眼科医院的张兴兵主任,分享了一例配戴传统设计OK镜控制欠佳的换片案例,对比换镜前后的复查地形图,可清晰观察到新片普诺瞳Pro系列优化离焦分布作用十分显著,并且在戴镜后7个月的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1.png

分享嘉宾:
张兴兵主任
淮南华厦眼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2011年皖南医学院眼科研究生毕业。曾获得2020年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验光组安徽赛区冠军。参编《病理性近视眼底改变》、国家卫计委员会“十二五”规划中职教材《眼视光基础》。擅长小儿眼病,近视、斜弱视诊断治疗及成人医学验光,隐形眼镜(RGP、OK)验配。

配戴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离焦分布:2019年中山眼科中心杨晓教授提出,“平底锅”和“尖底锅”的理论:更小的治疗区和更多的近视离焦,能获得更好的近视控制。角膜屈光力改变越大,眼轴增长越缓慢,塑形呈“尖底锅”状态。

Hu, Yin; Wen, Canhong; Li, Zhouyue; ...... Yang, Xiao;Areal summed corneal power shift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for axial length elongation in myopic children treated with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BRIT J OPHTHALMOL. 2019-11-01;103(11):1571-1575.

2. Jessen系数:2023年Cho Pauline教授研究证实,增加Jessen系数进一步减慢了34% 的眼轴增长,且不会影响角膜健康。增加Jessen系数治疗区直径减少,高阶像差随之增加。

Lau, Jason K; Wan, Kin; Cho, Pauline;Orthokeratology lenses with increased compression factor (OKIC): A 2-year longitudinal clinical trial for myopia control.CONTACT LENS ANTERIO. 2023-02-01;46(1):101745.

3.光区(BOZD)大小:2023年Cho Pauline教授提出,较小的光学区眼轴增长较少,可能是视网膜上产生较大离焦量的影响所致。

Guo, Biyue; Cheung, Sin Wan; Kojima, Randy; Cho, Pauline;Variation of Orthokeratology Lens Treatment Zone (VOLTZ) Study: A 2-year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OPHTHAL PHYSL OPT. 2023-11-01;43(6):1449-1461.

4.非球面BC:2023年华西医院研究指出,基弧区非球面设计比球面设计眼轴增长速度减少了34%,可能是由于颞部视网膜的相对周边屈光在 20° 范围内发生较大近视离焦的结果。

Liu, Tong; Chen, Changxu; Ma, Wei; ...... Liu, Longqian;One-year results for myopia control with aspheric base curve orthokeratology lenses: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OPHTHAL PHYSL OPT. 2023-11-01;43(6):1469-1477.

5.其他影响因素:瞳孔直径、偏心、高阶像差

Chu, Mengqi; Zhao, Yingying; Hu, Peike; ...... Ni, Hailong;Is Orthokeratology Treatment Zone Decentration Effective and Safe in Controlling Myopic Progression?EYE CONTACT LENS. 2023-04-01;49(4):147-151.

Chen, Zhi; Niu, Lingling; Xue, Feng; ...... Chu, Renyuan;Impact of pupil diameter on axial growth in orthokeratology.OPTOMETRY VISION SCI. 2012-11-01;89(11):1636-40 Lau, Jason K; Vincent, Stephen J; Cheung, Sin-Wan; Cho, Pauline;Higher-Order Aberrations and Axial Elongation in Myopic Children Treated With Orthokeratology.INVEST OPHTH VIS SCI. 2020-02-07;61(2):22.

2.jpg

普诺瞳Pro系列OK镜:高次非球面设计

image.png高次非球面具有极强的可变性,使塑形区进一步向中心区缩小、离焦分布呈“V形”、反转弧双倍加深,相比传统设计离焦量增加1.00D;高次非球面设计有效增强了周边近视性离焦效果,从而为延缓近视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支持。

3.jpg

在刘陇黔教授领衔的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中,配戴普诺瞳Pro系列高次非球面OK镜相比于配戴基弧球面OK镜,颞侧视网膜20°范围内近视型离焦量显著更高,戴镜6个月后和1年后眼轴增长量显著降低,印证了其增强近视控制的作用。

Liu, Tong; Chen, Changxu; Ma, Wei; ...... Liu, Longqian;One-year results for myopia control with aspheric base curve orthokeratology lenses: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OPHTHAL PHYSL OPT. 2023-11-01;43(6):1469-1477.

高次非球面设计OK镜

病例分享/改善控制效果

11岁男孩,配戴传统设计OK镜1年多,到期换片

4.jpg

旧镜戴镜1年期间,右眼眼轴24.30mm→24.76mm(增长0.46mm),左眼眼轴24.41mm→25.62mm(增长0.21mm),考虑右眼更换OK镜设计以改善控制效果

5.jpg

患者角膜e值较高,存在角膜散光、鼻颞侧形态不对称,根据普诺瞳选片规则选择AC为平K、环曲设计试戴片试戴
右眼试戴评估

T系列,44.00/-3.00/10.6/T7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适中,泪液交换良好,下方轻度漏液,镜片直径合适

6.jpg

▲睡眠测试后地形图

订片参数

OD:TAPro,44.00/-4.00 /10.5/T8

戴镜1天复查
OD裸眼视力1.0,眼表健康无不适

7.jpg

8.jpg

图片▲戴镜两周复诊治疗区大小对比

9.jpg

图片▲戴镜一年复诊治疗区大小对比

可见更换为普诺瞳Pro系列高次非球面设计OK镜后,形成了更小的治疗区,瞳孔范围内离焦量和离焦分布得到明显改善

10.jpg

右眼更换为普诺瞳Pro系列,戴镜7个月后眼轴增长量为0.05mm,眼轴增长明显放缓

案例小结

1、普诺瞳Pro系列塑形后地形图呈现V型,入瞳渐变区更为陡峭,周边屈光力更大,对于延缓眼轴增长效果更好;

2、此案例验配时用的普诺瞳T 系列试戴片,最终订片为Pro系列,在验配方面Pro系列与普诺瞳其他系列无明显差异,验配更高效方便;

3、在不调整BC直径等参数情况下,配戴Pro系列后自然形成“V”型的离焦分布和较小的治疗区,同时镜片配适和常规OK镜无明显差异,相信Pro系列可以成为提升控制效果的省心之选。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

1740383589701343.jpg

重视近视前期|普诺瞳®B仿生复眼离焦镜控制有效两例

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已成为近些年的共识,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概率,孩子成年后近视度数越低,视力预后越好。然而,在过去,针对近视前期和低度近视的有效干预手段较为有限。近些年微结构离焦框架镜渐渐开始广泛应用于近视防控临床诊疗中,经过临床印证发现其具有适用范围极其广泛、配戴相对简便安全的特点,既适合年纪较小的患者配戴,也能够有效缓解近视前期和低度近视患者眼轴的增长。
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西电集团医院的汪超医生,在普诺瞳®离焦镜临床心享会中分享了普诺瞳®B仿生复眼离焦镜对于近视前期患者控制有效的案例。汪超医生相信近视防控重在关口前移,对于尚未近视但眼轴增长速度较快的患者来说,尽早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很有必要。普诺瞳®B仿生复眼离焦镜具有离焦填充率高、视觉质量优、光度范围广等优势,目前在我院的临床应用中反馈关于戴镜舒适性良好、控制效果与同类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相当,可以说明普诺瞳®B仿生复眼离焦镜对于眼轴正在快速增长的近视前期患者来说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1.png

分享嘉宾:汪超 医生
西电集团医院主治医师
国家一级验光技师
陕西省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眼视光学会委员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会员
曾赴温州医科大学、天津眼科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青少年近视眼诊治及预防,斜弱视及双眼视问题处理。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及角膜塑形镜验配并具有超过千例临床经验。
近视防控,重在关口前移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中提到,儿童青少年不同的近视进展阶段,需要在规范监测下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尚未近视但存在近视风险因素,或者其眼球生长速度表明有较高近视风险的儿童青少年需要进行近视预防。验配人员需要重视和家长充分沟通和传达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的理念,让尚未近视的孩子避免出现近视或推迟近视发生年龄,让已经近视的孩子避免进展成为高度近视。

2.png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 等.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2022, 24(9): 641-648.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20812-00321.
建立屈光档案、定期检查屈光度和眼轴有助于近视早发现和早干预;平光/正度数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和视功能训练是目前用于近视前期患者加强近视预防的主要方法。

临床中如何判断
是否需要强化近视预防?

许多近视防控相关专家共识都提到了眼轴过快增长是近视发生和近视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有很多研究统计了儿童青少年眼轴变化相关数据。根据2022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发表的研究结果,6~12岁儿童未近视者1年眼轴增长>0.22mm为“危险”,需要加强随访、强化近视预防(见下图),是一种较为快速和实用的判断方法。

3.png

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
兼顾优化离焦信号和视觉质量

4.png

1、采用834个六边形的微透镜,离焦填充率达到75%,进一步增强近视防控效果;
2、834个微透镜通过环阵列方式排布,使动态视觉下接收到的离焦信号更加稳定;
3、高次非球面结合自由曲面面型设计,面型平滑过渡,减少不良杂散光以及对患者戴镜后视觉质量的干扰,提高患者戴镜舒适度。
这些设计上的特点让普诺瞳®B仿生复眼离焦镜具有提高戴镜舒适度、增强延缓眼轴增长作用的优势,并且光度范围在+2.00D~-10.00D,可以用于近视前期的患者进行近视预防。
案例一: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
对于低龄儿童、轻度近视的应用
7岁男孩,母亲轻度近视

5.png

历史背景:孩子7岁时右眼远视储备不足,建议改善用眼行为和环境,增加白天户外活动和配戴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家长未接受配镜方案、持观望态度。
建立屈光档案

6.png

2024-8-15进行了视功能检查

7.png

分析
这一例患者过去半年右眼眼轴增长0.20mm,左眼眼轴增长0.16mm,过去3年眼轴保持快速增长,并且近期出现了双眼视力下降、屈光不正和视功能异常,患者和家长接受了验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视功能训练、低浓度阿托品联合防控手段。
处方
1.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
2.0.01%阿托品
3.Flipper训练
4.定期复诊
戴镜前后眼轴变化对比

8.png

戴镜3个月,右眼眼轴缩短0.07mm,左眼眼轴缩短0.05mm,说明患者对综合防控手段的应答良好,可继续戴镜、定期复查。
案例二: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
在近视前期管理中的应用

9岁男孩,无近视家族史

9.png

建立屈光档案

10.png

分析
过去1年患者右眼眼轴增长0.27mm,左眼眼轴增长0.31mm,符合研究中建议眼轴年增长>0.22mm为“危险”的情况,需要加强预防近视。患者为本院职工家属,家长较为重视孩子眼部健康,与患者和家长充分沟通后接受了验配平光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方案。
处方
1.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
2.0.01%阿托品
3.定期复诊
戴镜前后眼轴变化对比

11.png

戴镜3个月双眼眼轴无明显变化,说明患者对离焦的应答良好,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显著延缓了眼轴增长。
临床应用心得小结
一、建立视觉发育档案,关注敏感指标
1.早期为儿童建立视觉发育档案,定期测量眼轴,科学评价眼轴增长;
2.关注眼轴变化,眼轴异常增长是近视启动、远视储备消耗的敏感指标。
二、微结构离焦框架镜的优势
1.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在延缓近视进展方面效果显著,是临床一线防控措施;
2.微结构离焦框架镜配戴简便相对安全,患儿及家长接受度较高;
3.也由于微结构离焦框架镜配戴简便的特点,验配人员尤其要注意做好与患者和家长的沟通宣教,来提高患者戴镜的依从性,从而保障近视控制的有效性。
三、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的临床优势
1.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与同类产品控制效果相近,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充足离焦面积、采用树脂材料更耐磨、好定配加工;
3.普诺瞳®B系列离焦镜的光度范围较大,可做平光至+2.00D,在近视临床前期患者中更有优势。
4.爱博医疗作为国产眼科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深耕眼科领域多年,普诺瞳®作为爱博医疗旗下近视管理品牌,拥有几乎全场景覆盖的近视管理产品系列,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实力,经过市场的检验与沉淀,品质更安心,患者更放心。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

9.jpg

有效宣教·医患同心|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控制有效一例

前言:采用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作为近视防控手段,不仅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验配,而且专业医护人员的诊疗宣教和患者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临床中出现了许多可选择的近视防控有效手段,但每一种方案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与医生共同合作,奉行长期主义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验配人员应如何通过与家长和孩子良好的沟通,尽可能提高复查的概率,为防控效果保驾护航?
来自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的张甜甜视光主管,分享了验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作为主要近视防控方案的沟通要点,以及一例验配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随访半年近视控制效果良好的案例。

1.png

分享专家:张甜甜 视光主管
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视光主管
验光高级技师
从事眼视光工作十余年
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会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验光高级考评员
擅长角膜塑形镜个性化验配,圆锥角膜等疑难RGP验配等

关于验配微结构离焦框架镜
对患者及家长宣教沟通要点

01 配镜前:检查结果解读及相关知识科普
解读患者的检查结果和近视进展的情况及风险
说明近视防控的必要性;
科普近视发生进展的原因,以及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的方法;
告知如何有效控制近视
对于近视进展快的孩子,需要医学手段干预来控制近视;
包括光学手段(OK镜、离焦软镜、离焦RGP、微结构框架镜)和药物手段(低浓度阿托品),以及联合应用方案;
无论用哪一种防控方案,规律复查、评估效果和及时调整诊疗方案都很重要。
02 配镜中:沟通防控方案及产品选择策略
解释微结构离焦框架镜控制近视的原理:周边离焦理论
说明不同产品之间的区别:微结构排布方式、离焦量、离焦填充率、中央光学区大小等不同,控制效力和视觉质量两方面有所不同;
解释影响控制效果的因素:戴镜时长,光度是否足矫,离焦量和离焦填充率,镜架选择和定位,双眼视功能,个人用眼习惯(近距离阅读时间,白天户外活动时间),遗传因素;
注意合理健康的预期管理:近视防控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03 配镜后:告知复查时间和评估指标
说明复查时间点和评估指标
每3个月随访检查,测量眼轴和屈光度,评估近视防控效果;
检查镜片镜架情况,查看镜片是否磨花,镜架是否稳固,镜片是否居中;
询问戴镜情况
视物清晰度和舒适度;全天戴镜情况,特别是看近时是否坚持戴镜;
再次提醒配戴注意事项
每日的戴镜时长应>12小时,即除了洗脸、睡觉、游泳等情况都应戴镜;
逐渐习惯这副镜片之后,看远时可使用镜片中央区域,能够保证清晰的视觉效果,看近时可保持平时正确的阅读姿势,视线不一定通过中央区域。
提高复诊率的关键点
让家长意识到近视防控的重要性,理解近视防控需要长期坚持,需要医生、家长和孩子三方努力,并且定期复查、评估效果、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很有必要。
验配案例
12岁女孩,主诉戴镜视物不清,9个月前验配单光框架镜;

2.png

眼前节、眼压、眼底照相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屈光不正(双眼)
分析:
该患者之前配戴单光框架镜,已经适应框架镜的形式,并且平时课业压力较大,家长的时间及精力也较为紧张,需要一款适应性良好的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产品,尽快满足日常视力和发挥近视防控的作用。

处方:
验配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离焦量+4.50D);
注意良好的用眼习惯,充足白天户外活动(每天建议超过2小时);
配镜3个月后复查,不适随诊。

戴镜3个月复查

3.png

戴镜3个月,双眼眼轴都有所回退,等效球镜度无明显变化,近视控制效果良好;
检查镜片、镜夹和配戴状态良好,嘱继续戴镜,3个月后复查。

戴镜6个月复查

4.png

戴镜6个月期间,右眼眼轴+0.04mm,左眼眼轴+0.01mm,双眼等效球镜度无明显变化,近视控制效果良好;
检查镜片、镜夹和配戴状态良好,嘱继续戴镜,持续定期复查。
专家思考

01 本案例患者选择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的原因
1、护理方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护理简单方便,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适应性良好、绝大多数配戴者可在7天内完全适应,孩子容易接受和适应,更能长期坚持全天配戴;
2、能够兼顾视觉质量和控制效果
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离焦量提升到+4.50D~+5.50D,对于低度近视戴镜者有更加充足的离焦信号以延缓近视进展,采用的同心环带微结构设计让视线无论如何变化都能接收到稳定的矫正视力和离焦信号,保障主观视觉效果不受明显影响;
3、延缓近视有效性得到了较多研究印证
先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团队发布了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也有很多中心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并发布了结果,这些研究数据令临床验配更有信心。

02 医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首先患者及家长选择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近视防控的检查和配镜,说明家长一定程度上重视孩子的近视情况并且具备近视防控意识,这些是我们进一步有效沟通和科普宣教的基础。
但是,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具有使用上的安全性及便利性,使得家长容易忽视后续检查的重要性。
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的验配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需要关注和重视与患者及家长的充分沟通,需要让家长意识到近视防控方案的长期性,特别是配戴微结构离焦框架镜如使用不当或镜架不适配时都会影响到近视控制的效果。
因此,与家长充分沟通,定期随访复查有助于效果评估或方案调整。

案例小结
1、验配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家长充分沟通,当家长意识到近视防控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以及防控方案的长期性,一般情况下都会配合复查评估和调整方案;
2、对于先前配戴单光镜的近视者,视觉质量良好的微结构离焦镜更容易被接受和适应,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是很好的选择;
3、对于近距离用眼负荷大的近视者,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采用更高的离焦量设计,能够保障看近时更充足的离焦信号,控制效果更稳定;
4、对于低度近视的孩子,一定要提醒近距离用眼时也要戴镜,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控效果。

5.png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

9.jpg

一例环曲离焦RGP对高度近视患者的应用案例-颜士波

RGP一直是极佳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和中高度散光的患者,配戴者能够获得优秀的视觉质量。采用特殊非球面设计的普诺瞳®渐进离焦RGP,模拟配戴OK镜后的离焦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为戴镜者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稳定的入瞳离焦,是高度近视、中高度散光等患者兼顾视力矫正和近视控制的优势之选。

南昌普瑞眼科医院颜士波主任认为,配戴普诺瞳®渐进离焦RGP 后的离焦分布通过戴镜地形图直接观察,可以对后续控制效果进行预判;并且普诺瞳®渐进离焦RGP支持离焦量、离焦环大小和环曲量等参数个性化定制,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类屈光不正、角膜形态特殊患者的近视控制需求。

1.png

眼视光技师,国家一级验光技师,江西省眼视光大赛二等奖获得者,2015年荣获: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同时获得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能熟练掌握检影验光、医学综合验光、双眼视功能检查及训练,MCT及RGP(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擅长对各种疑难屈光进行检查及处理,对青少年近视防控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对各种疑难屈光进行检查及处理。


案例分享
2.png

分析
患者高度近视、近视持续进展、眼轴较长且已出现豹纹眼底,近视控制的需求十分迫切,多数常规近视防控手段对于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患者不太适用,普诺瞳®渐进离焦RGP能够兼顾高度近视患者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的需求,也符合这一例患者配戴RGP的习惯。

选片及验配注意事项
   在平坦曲率半径基础上-0.1选片试戴;
    日常验配直径选择10.2~10.6mm,与OK镜类似,为保证更好地舒适性,建议直径比OK镜略小0.1mm左右;
    中心视力矫正区仅2mm直径,电脑验光结果可能偏向近视。

建议:
(1)采用直接验光法,即按照裸眼验光度数,换算得到RGP的屈光度,换算方法与普通RGP一致;
(2)采用主觉验光法;
(3)采用Z系列RGP辅助确定屈光度。

试戴一
OD、OS均选择基弧半径-0.1mm的试戴片试戴
OD 7.90/-5.00/10.6

中央区荧光素钠堆积,活动度稍小,配适稍陡峭
OS 8.0/-5.00/10.6

上偏位,中央区荧光素钠堆积,活动度偏小,配适偏陡峭?过于平坦粘附?
试戴二
双眼换为更平坦的镜片重新试片
OD 8.0/-5.00/10.6

活动度垂直下落时稍大,中央暗区,颞侧荧光素钠残留,配适偏平坦,考虑环曲不足
OS 8.10/-5.00/10.6

仍上偏位,中央暗区,颞侧荧光素钠残留,配适偏平坦,考虑环曲不足
片上电脑验光
OD -6.50DS/-0.75DC*48
OS -4.75DS/-0.75DC*22
片上综合验光
OD -6.00DS=1.0,-6.50DS=1.0+
OS -4.00DS=1.0-
订片数据
OD:D系列:7.94/-11.00/10.4
OS:D系列:8.04/-9.50/10.4/T5
到片评估
OD :D系列:7.94/-11.00/10.4

活动度垂直下落时稍大,中央暗区,镜片稍外偏,配适度稍平坦可接受 

OS:D系列:8.04/-9.50/10.4/T5

中央暗区,活动度偏小,配适过于陡峭不能接受
戴镜视力
OD 1.0- 患者主诉视物模糊
OS 1.0 患者主诉下午及晚上眼干不适
考虑调片,新片参数:
OD:D系列:7.94/-11.00/10.4/T
OS:D系列:8.08/-9.50/10.4/T5
新片到片评估
OD:D系列:7.94/-11.00/10.4/T5

中央荧光素钠堆积,活动度尚可
OS:D系列:8.08/-9.50/10.4/T5

活动度偏小,配适稍过于陡峭
戴镜视力:OD 1.2 OS 1.2
患者主诉无不适,继续配戴观察
探究患者离焦RGP切线地形图离焦量

3.png

差异地形图

4.png

戴镜8个月复查

5.png

戴镜8个月双眼眼轴增长0.03mm/0.02mm,患者反馈戴镜视力清晰,可见近视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验配小结
(1)从本院验配案例来看,普诺瞳®离焦RGP的视觉质量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异常反馈;
(2)针对高度近视且正在进展的患者,普诺瞳®离焦RGP是兼顾矫正视力和近视控制的很好选择;
(3)普诺瞳®离焦RGP5.5D的离焦量(且可按受订制),离焦分布情况可通过戴镜地形图得知,所见即所得;
(4)验配普诺瞳®离焦RGP时需要注意镜片直径的选择与以往传统品牌的差别,也要注意片上验光及最终处方光度的准确性。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


12.jpg

小直径、高e值、球柱比1:1的患者成功验配非球面OK镜一例

针对近视快速进展的青少年儿童,亟需高效的近视控制措施;然而,对于角膜形态特殊的情况,在验配OK镜时,要确保镜片配适良好,确实存在不小挑战。普诺瞳OK镜高透氧材料特征,具有非球面AC弧设计、更贴近角膜本身形态,并且各弧段宽度矢高均可个性化定制,使得其具有极高的验配包容性和极低的角膜点染率。来自昆明星程眼科医院的陈秀朱医生分享了一例角膜形态十分特殊:小直径、低曲率、高e值、大散光、球柱比1:1的验配案例,历经4次试戴,终于通过普诺瞳非球面OK镜达到了良好的配适,配戴1年期间得到良好的近视控制并保持角膜健康。

100.png

分享专家:陈秀朱 医生
昆明星程眼科医院角膜接触镜中心主任
国际角膜塑形镜亚洲分会会员
国家眼视光技术师
国家一级技师
塑形镜首席验配师
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童视光及角膜塑形镜验配10年余。

病例分享

12岁男孩,戴镜(框架)视力下降三月余到院就诊。
发现近视两年,外院配控制型框架镜8月(基本不戴);1%阿托品规律使用6月,自行停药2月。
近视家族史:父:-6.25D,母:-8.00D

99.png

该患者双眼近视进展较快,视功能检查提示调节不足,既往配戴功能性框架镜依从性和控制效果欠佳,考虑试戴OK镜、配合视功能训练和定期复查。

OK镜验配相关检查

88.png

特点:高E值、平曲率、大散光(球:柱 1:1)、小眼球。
因患者角膜特殊,为保证验配安全性,做圆锥角膜的分析和OCT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试戴1:A品牌,AC球面设计
选择AC放松1.0D,直径10.2的试戴片试戴

动态评估时镜片活动度尚可,戴镜模拟睡眠20分钟后,双眼镜片固着不动,左眼角膜上皮中央点染

77.png

试戴2:在相对健康的右眼试戴B品牌(AC非球)
R:40.50/-3.00/10.6/CP1,AC相比平K放松1.0D

66.png

镜片直径大、上下卡顿,无法准确评估松紧度
试戴3:高E值设计镜片C品牌(软件验配)

55.png

软件验配结果不理想
试戴分析
    A品牌:镜片AC球面设计,双眼放松1D后仍然出现镜片嵌顿,泪液循环不畅,导致角膜点染
    考虑:非球面的角膜用AC非球面设计的镜片是否匹配度更高?
    B品牌:虽然AC是非球面设计,但试戴片直径过大,上下卡顿,无法准确评估配适松紧度
    考虑:小角膜用小直径的镜片试戴是否更能直观的评估配适状态?
    C品牌:①.地形图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 ②.软件验配与实际试戴结果准确性的差异
    考虑:参考软件验配数据联合试戴验配法确定参数是否更为准确?
试戴4:选用普诺瞳AC非球设计,小直径试戴片
R:40.25/-3.00 /10.2/T9

L:40.00/-3.00 /10.2/T9


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良好,各弧段亮度宽度正常
试戴后地形图

44.png

定片参数
普诺瞳TA系列
R:40.00/-2.25/10.2/T9,RC+10μm,PC+1,JF 1.50D
L:39.75/-2.25/10.2/T9,RC+10μm,PC+1,JF 1.50D
同时视功能训练:调节功能训练
到片

双眼配适理想
片上追加光度:
R:+1.75D→1.0(红绿等清)
L:+1.50D→1.0(红绿等清)
戴镜1周

一周后,晨起戴镜复查:双眼配适理想,角膜健康
地形图居中,封闭性好

33.png

裸眼远视力R:1.2   L:1.2
裸眼近视力R:1.0@30cm   L:1.0@30cm
取镜后电脑验光:
R:+0.50D→1.2,L:+0.25D→1.2
后续随访
戴镜6个月、9个月切线图显示:双眼离焦环形成完整,中央形成较小的治疗区,瞳孔范围内屈光力分布陡峭。

1.png

一年眼轴监测结果:右眼眼轴增长0.02mm,左眼眼轴增长0.01mm,双眼近视控制效果较理想。
案例小结
1、这一例患者角膜形态较为特殊,曲率平、e值高、散光大、球柱比1:1、角膜直径小,试戴过程较为曲折,出现过镜片固着、上下卡顿、角膜点染现象,最终尝试普诺瞳AC非球面、高环曲量、小直径试戴片,更贴合角膜形态的设计使得镜片配适良好。
2、定片时还考虑提升控制效果,选用了普诺瞳TA系列,特别定制PC+1、RC矢高+10μm和JF +1.50D。
3、OK镜控制近视的核心是入瞳离焦量和离焦面积,常见提升控制效果的方法包括BC缩小、BC非球、RC宽度或深度增加、Jessen系数增加等。当然离焦量也并非越大越好,JF增加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视功能情况,必要时配合视功能训练,平衡近视防控效果与眼部健康、视觉质量之间的关系。

12.jpg

OK镜个性化定制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改善近视控制

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是临床常用的高效能控近方案,然而对于部分近视进展飞速的儿童,还需进一步优化OK镜的设计以获得更满意的控制效果。BC非球面和缩小BC设计都能优化塑形后离焦分布,具有提升OK镜控制近视效力的潜力。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张芬医生,分享了一例低龄低度数的近视儿童通过BC非球+小光区设计联用低浓度阿托品实现了控制效果升级的案例,并分析其中临床应用和随访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1.png

分享专家:张芬 医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眼科学硕士 眼科医师

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提高班会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专委会会员

中国眼视光师杂志正式会员

目前已发表中文核心和SCI论文共6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度近视眼底微结构改变、角膜塑形镜验配等相关研究


病例

8岁男孩,发现近视4年余

过去1年配戴BC球面设计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右眼眼轴增长0.27mm,左眼眼轴增长0.08mm

现镜片到期、更换OK镜,期望提升控制近视效果

1.jpg

原始角膜地形图

2.jpg

角膜曲率较陡峭,e值较高

选片难点:

角膜曲率较陡峭,e值较高,配戴后期可能角膜更易点染

考虑选择AC非球面设计,镜片与角膜形态更匹配,配适更理想,长期戴镜更安全

年龄较小,近视增长速度较快

考虑选择普诺瞳基弧区非球面设计,基弧区周边区更陡峭、塑形后离焦量更大,离焦分布更陡峭、塑形后离焦面积更大,增强近视防控效果

3.jpg

Hu Y, Wen C, Li Z, et al. Areal summed corneal power shift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for axial length elongation in myopic children treated with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2019;103(11):1571-5.

王瑞, 林江, 李丽, 等. 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临床效果.国际眼科杂志. 2023;23(04):563-6.

首次试戴:普诺瞳A系列

OD:45.25/-3.00/10.6

荧光评估可,活动度可;

追加 -0.50=1.0

OS :  45.50/-3.00/10.6

荧光评估偏紧,基弧BC荧光略堆积;


追加 -0.75D=1.0

右眼二次试戴

OS:45.25/-3.00/10.6


荧光评估可,活动度可;

追加 -0.25D=1.0

试戴30分钟后地形图

可见双眼镜片定位居中,离焦环与中央治疗区形成良好

订片参数

为平衡控制效果与视觉质量,选择普诺瞳BC非球面,同时缩小BC 0.2mm

OD:A系列,45.25/-3.75/10.6,BC5.8

OS:A系列,45.25/-3.50/10.6,BC5.8

戴镜1天复查

双眼视力1.0,角膜健康,镜片配适良好,眼压正常,调节功能正常

戴镜地形图

OD:A系列,45.25/-3.75/10.6,BC5.8

荧光评估可,基弧BC略小;


追加 +0.50D=1.2

OS:A系列,45.25/-3.50/10.6,BC5.8


荧光评估可,基弧BC略小;

追加 +0.50D=1.2

戴镜1月、半年、1年复查

期间双眼视力1.0~1.2,镜片配适良好、角膜健康,眼压、调节功能正常

眼轴变化情况

9.jpg

配戴普诺瞳BC非球面+BC缩小镜片1年后,右眼眼轴24.96mm(↑0.02mm)左眼眼轴24.74mm(↑0.01mm),近视控制效果理想

总结
1.年龄小,近视度数低的儿童早期佩戴角膜塑形镜控制效果部分可能欠佳,此时应建议及时联合使用0.01%阿托品控制近视,定期监测眼压和调节功能
2. 随着角膜塑形镜设计不断创新,可以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基弧非球面设计镜片,将入瞳区离焦状态从平坦变尖锐,增强近视防控效果
3. 同时可缩小BC直径将更多的离焦量入瞳,优化近视防控效果,平衡患者配戴的视觉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12.jpg

双效出击 狙击近视:普诺瞳离焦镜联合视功能训练一例

概述:视功能是否异常与离焦框架镜验配效果息息相关,关注视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联合离焦框架镜,控制效果更佳。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形式十分严峻,因离焦框架镜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大多数家长为孩子选择的近视管理方式,其能够同时兼顾矫正视力和近视防控的功能,让家长和孩子的接受度更高。与普通单光框架镜不同,验配离焦框架镜作为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明确的医疗属性,需要专业的检查、验配、持续的复查和随访。

来自濮阳市眼科医院的丁磊主任,分享了一例调节不足的儿童配戴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联合视功能训练的案例,双管齐下,获得较好的视功能改善和稳定的近视控制效果。


1.png

分享专家:丁磊 主任

濮阳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
医学部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视光学与屈光学组委员
濮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2项,河南省医学科技奖1项,濮阳市市级科研立项3项
濮阳市优秀学术成果将奖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
影响离焦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
遗传因素
度数选择,是否足矫
离焦量和离焦面积
框架的选择和定位
双眼视功能
个人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规范戴镜)


案 例


2.jpg


分析:
通过视功能检查报告可以看到孩子双眼调节不足、视近视远都有外隐斜,出现假性集合不足、融合视异常,根据与家长沟通分析原因可能是与之前长期处于近视欠矫的状态以及坐姿不良、阅读距离过近等原因有关,需要纠正日常的不良用眼习惯、光学矫正视力并联合视功能训练。
由于孩子9岁,属于相对低龄且处于近视初发阶段,具有近视进展的遗传因素和行为因素等风险,近视防控需求迫切。
经与家长沟通后,因OK镜的护理要求较高,家长和孩子不想戴OK镜,同时孩子眼位、矫正视力与其他视功能检查均符合验配高离焦量的离焦框架镜的条件。

诊断:
1.双眼调节不足
2.双眼屈光不正

治疗处方:
1.视功能训练,1周2次(brock线,B-O立体镜,反转拍,调节持久训练)
2.全天配戴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离焦量+5.00D

配镜思考

为什么选择普诺瞳®M环带微结构离焦镜?
01、同心环带微结构设计

在有效光学区内设计的8个360°完整闭合的相同宽度的离焦环带,离焦环之间的环间距是相同的,眼睛通过镜片从任何方向视物的时候,视网膜都可以接收到稳定的离焦信号刺激。
02、离焦量提升多层次梯度离焦设计
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整体提高了离焦量,根据屈光度划分为低、中、高度不同的近视程度设计了3档离焦量,考虑该患者的母亲一眼近视、一眼高度近视,患者具有近视进展的遗传风险因素;
根据初次戴镜屈光度为-2.75D/-3.00D显示,可以看出9岁的孩子,在遗传和生理生长的双重风险下,预计该患者接下来将进入近视高速发展阶段;
因此,在处方下为患者验配了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2.75D/-3.00D的屈光度适配+5.00D的离焦量。
03、品质支撑
普诺瞳®是爱博医疗旗下的青少年近视防控品牌,爱博诺德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晶状体经过在白内障手术领域的多年沉淀,在眼科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作为国产企业来说他们有极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让我们对民族企业更加有信心。
在普诺瞳®OK镜上市之后,随着产品的持续升级,视光产品的逐渐丰富,临床应用的控制效果和患者反馈都比较好,信任感也确实与日俱增。像现在也有很多患者会要求验配离焦框架镜,而市面上甚至涌现出上百种离焦镜品牌,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在普诺瞳®上市了离焦镜产品之后,经过对产品设计的了解,以及他们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的品控要求把控镜片质量,基于这些考量,才会放心给患者处方。
戴镜后反馈:
戴镜后7日内电话回访,患者逐步适应,无不良反馈。
视功能训练1个月前后对比


3.png


经过1个月的视功能训练,可见调节幅度有所改善,但AMP尚未达到15-0.25*9=12.75,建议继续训练;融合视恢复正常。由于家长考虑孩子学业繁忙,仅训练1个月有所改善后便中止训练。会在后续的复查随访中进行持续观察是否需要继续进行视功能训练并与家长保持持续沟通。

视功能训练或光学矫正都不能使人眼自然存在的斜视消失,但可以让双眼调节和聚散功能更加协调,并改善融合视功能。

戴镜6个月期间屈光度/眼轴检查结果  


4.png


配戴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6个月+视功能训练1个月后复查随访,双眼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无明显变化,右眼眼轴增长0.25mm,左眼眼轴增长0.22mm。

专家思考

01、本案例患者戴镜6个月,双眼眼轴增长但等效球镜无明显变化,如何评估近视控制效果?
评估近视控制效果除了要和专家共识中的建议值相比,更要和患者自身的不同时期屈光度/眼轴数据进行对比。本例患者9岁女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阶段,初发近视但双眼都达到了中度近视并且伴有视功能异常,可见戴镜和视功能训练之前患者近视进展飞速,无论是屈光度变化还是眼轴变化。
戴镜6个月数据提示屈光度无明显变化、眼轴有所增长,近视的飞速进展得到了有效抑制,分析与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的高离焦量带来的控制有效相关,后续也会持续观察该患者随访情况,做好用眼习惯宣教、进一步消除近视快速发展的相关因素。
02、视功能异常的孩子能否验配普诺瞳离焦镜?
目前常用的微结构离焦镜,镜片可分为中央光学区和周边微结构离焦区,这样的特殊设计对镜片相对眼球的居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视功能方面,真正和离焦镜验配相关的是眼位问题,明显的内斜视和外斜视不适合配戴光学区在中央的微结构离焦镜,因为斜视者平时用眼的大多数时间,视轴偏斜、不通过镜片的中心光学区,不宜配戴微结构离焦镜;但对于隐斜者,日常双眼视物时视轴无偏斜,是可以验配微结构离焦镜的。
在镜片验配方面,更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和品质保障、光度足矫、准确测量单眼的瞳高瞳距、选用稳固的镜框镜夹,做到这些能够有效保障离焦镜的矫正效果和控近效果。
爱博医疗深耕眼科医疗器械的生产与精密制造,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来控制产品质量,参与制定的《微结构眼镜镜片》系列团体标准也为镜片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03、视功能异常是否影响离焦镜的近视防控效果?
本案例中孩子存在调节不足、外隐斜、假性集合不足和融合视立体视异常,考虑先前长时间处于近视欠矫状态,合适的光学矫正对视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兼顾矫正视力和近视防控的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是很好的选择,同时也要联合视功能训练,提高双眼调节能力和融像能力,避免戴镜过程中出现视物重影、看近困难、视疲劳等不适,并消除近视进展相关的视功能异常因素。
通常调节不足/集合过度的孩子,无论是否进行光学手段近视防控,近视进展会比视功能正常孩子更快。配戴离焦镜联合视功能训练,能够从调节滞后机制和周边离焦机制上起到双重近视防控作用。
目前也有视功能异常与配戴离焦镜近视控制效果相关的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凯教授和李岩教授团队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集合过度可能是配戴离焦镜6个月后眼轴增长更多的影响因素,而散开过度可能是配戴离焦镜1年近视度数加深更少的影响因素;同时,单纯外隐斜和单纯内隐斜,与视功能正常者相比,配戴离焦镜半年、1年,眼轴、屈光度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5.png


分析总结

1、近视防控需要重视视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尽早干预,视功能训练联合光学或药物手段预期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
2、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并符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且预期有效的光学/药物近视防控产品;
3、普诺瞳®M系列离焦镜,更大的离焦量和多层次梯度离焦设计,对于年龄小、度数低和近视快速进展的孩子控制效果更好;
4、眼轴长度是判断近视防控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忌“唯眼轴论”。


6.png

高次非球面塑形镜缩小光学区的验配经验分享

过去大量研究发现,配戴OK镜后角膜屈光力分布中治疗区面积更小,往往意味着未来眼轴增长更少,近视控制效果更好。缩小治疗区是通过验配OK镜来提高控制有效性的主要目标,临床中已有尝试改变BC直径、RC宽度深度等方法,但受限于镜片配适和塑形稳定性,缩小治疗区的效果较为有限。普诺瞳OK镜通过高次非球面设计,实现镜片面形多维自由变化、匹配精密的眼部结构,同时BC非球面程度更高、RC更深更陡峭,助力实现更小治疗区和更优控制效果。

来自龙岩市第二医院的苏旺铭主任,分享了一例低龄近视进展飞速儿童,通过高次非球面设计OK镜实现了控制效果升级的案例,并分析其中参数选择和随访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2.png

分享专家:苏旺铭 主任

龙岩市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龙岩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华白内障健康快车上车志愿者。
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创斜视手术、眼底多点激光及微脉冲激光。在医学验光、角膜塑形镜及RGP验配、视功能分析及训练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国各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OK镜近视控制原理:周边离焦理论
过去大量的动物研究中发现,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周边10°-20°范围内,即视锥细胞高密度视网膜区域,是离焦关键有效区域,这一发现在后来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在此区域,远视性离焦持续存在可明显促进眼轴增长,近视化离焦持续存在可明显延缓眼轴增长。

3.png

图注:以黄斑为圆心画两个圆,直径3mm,直径6mm,黄斑中心凹周边10°-20°范围指的就是这两个之间的区域,我们需要在这个区域做出更多的离焦量就能有更好的效果


影响OK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
1. 行为习惯(近距离用眼)
2. 瞳孔大小
3. 前房深度
4. 配戴前角膜曲率(陡角膜)
5. 初始度数
6. 反转弧RC宽度
7. 基弧BC直径
8. 偏位

Santodomingo-Rubido J,Factors preventing myopia progression with orthokeratology correction Chen Z. Impact of pupil diameter on axial growth in orthokeratology

现有缩小治疗区的方法
1. 减少BC直径
2. 增加降幅
3. 增加JF
4. 增加RC曲率、宽度
5.BC非球面设计
上述调整手段需要密切关注对镜片配适的影响,因此缩小光学区的程度较为有限;
临床近些年没有新的缩小光学区的方法,是否存在一种更新的方式实现小光学区的同时,尽量少影响视觉质量?

认识高次非球面

4.png

高次非球面,弧上每一点曲率/曲率半径均不相同,能够多维变化,匹配人眼精密的光学结构;
普诺瞳高次非球面,后表面基弧非球面+反转弧双倍加深,致力于提高角膜塑形后近视化离焦程度,从而优化近视控制效果。

案例

8岁男孩,视力下降半年,戴单光镜半年,近视增涨-1.00DS。
母亲右眼-2.50DS,左眼-5.00DS;父亲双眼近视-1.00DS左右。

5.png

原始角膜地形图

6.png

原片参数及配适(戴镜后视力不稳定)
右眼:41.75/-3.75/10.6/T5,PC+1,BC 5.8



左眼:41.50/-3.25/10.6/T5,PC+1,BC 5.8



原片复查地形图

7.png

更换为普诺瞳TA系列后试戴评估
OD:41.25/-3.00 /10.6/T5




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良好,各弧段宽度亮度可,直径略小
OS:41.00/-3.00 /10.6/T5




镜片定位居中,活动度良好,各弧段宽度亮度可,直径略小

睡眠测试
右眼视力1.2,片上验光-0.25D
左眼视力1.2,片上验光+0.25D

7.png

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
1. 视力不稳定:后期视力在0.8、0.6波动
→调整AC、直径、环曲、降幅
2. 近视增长快:9个月眼轴增长快,右眼眼轴增长0.4mm,左眼眼轴增长0.38mm;近视度数按片上光双眼增加了0.75D
→更换镜片设计、缩小BC、加降幅、联合

处方确定
选择普诺瞳TApro系列,BC 5.8mm设计
OD:41.25/-4.00/11.0/T6,BC 5.8
OS:41.00/-3.50/11.0/T5,BC 5.8

取镜配适
双眼戴镜视力1.2



双眼定位居中,活动度良好,各弧段宽度亮度可,直径合适

戴镜1周、1个月、3个月复查

双眼裸眼视力保持1.0~1.2,戴镜1个月时处理右眼倒睫
患者主诉无不适,正常配戴






眼轴变化情况

12.png

配戴高次非球面OK镜3个月,右眼眼轴增长0.08mm,左眼眼轴增长0.05mm;
先前配戴基弧球面OK镜3个月,右眼眼轴增长0.12mm,左眼眼轴增长0.11mm。

先后两副镜片,戴镜前后地形图对比

13.png

前后两副镜片BC直径均为5.8mm,降幅相差0.75D,配戴高次非球面镜片后角膜屈光力分布变化更陡峭,治疗区面积更小


分析总结
- SUMMARY -

普诺瞳非球面OK镜验配特点:AC收紧为主,环曲量给足,直径给足
• 配适弧非球面能够更好的贴合角膜,从而带来镜片更好的定位以及活动度,角膜更安全。
• 普诺瞳验配以收紧为主,AC收紧为主,环曲量按角膜散光量需给足甚至给过。普诺瞳验配遇到平角膜、低E值患者,直径可直接增加需给足(避免出现第一副配戴后视力不稳定情况),因对直径包容性好,且可给的空间大。


后表面高次非球面镜片可作为实现小光学区的新方式
• 根据上述病例,患者配戴高次非球面镜片塑形后,在离焦分布曲线上发现尖底锅形态更明显,且后续复查患者的眼轴变化明显减缓,对比上一副眼轴的控制率明显提高。
• 较传统OK镜,Pro双倍提升角膜中周边屈光力,提高中周边陡峭程度,增加入瞳区近视化离焦量和离焦面积,角膜中周边屈光度提升量约1.00~1.50D。


14.png


高次非球面设计OK镜提升控制效果在临床研究中也得到印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的一项为期一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相比于传统OK镜,Pro系列抑制眼轴增长,6个月有效率提升66.66%;12个月有效率提升34.48%。


15.png


16.png

【比小更小 塑形随形】普诺瞳非球面OK镜优化低龄低度近视患者的控制效果

11.png


前言


近视发生年龄越小,近视进展的时间越长,最终近视度数越高;如果近视问题能够早发现并干预,近视会控制得更好。OK镜是公认近视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传统设计的OK镜对于年龄小、度数低的患者控制效果相对不理想,原因是塑形后角膜形态变化小、离焦量不足。普诺瞳全弧段非球面OK镜,通过BC非球面设计与RC非同心设计,优化塑形后离焦分布、提高近视控制效果。

成都普瑞眼科医院的崔敏主任认为,普诺瞳非球面OK镜为年龄小、度数低的患者及传统设计的OK镜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近视控制选择,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应用效果。

12.png

分享嘉宾:成都普瑞眼科医院 崔敏 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视光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
专业擅长:眼视光、屈光手术、斜弱视


BC区非球面设计,优化近视离焦,近视控制更有效


一项随访时长达18月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新型BC区双焦点设计OK镜的眼轴控制显著优于传统设计OK镜,证实了BC区周边部分的离焦设计对控制近视的有效性

13.png

普诺瞳®全弧段非球面OK镜是国内唯一采用“BC区非球面设计”的OK镜品牌,其BC区采用从中心到外周逐渐陡峭的非球面设计,结合RC区非同心设计、离焦量终点更高,自然形成更小塑形区,优化周边近视离焦,增强近视控制效果。

14.png

病例
9岁女孩,双眼近视,过去配戴OK镜16月,希望获得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考虑更换品牌

15.png

双眼原始角膜地形图

16.png

右眼
平K:43.7D
陡K:44.7D
角膜散光:1.0D

17.png

左眼
平K:43.5D
陡K:44.9D
角膜散光:1.4D

验配某品牌OK镜,戴镜16月,双眼视力略有下降,眼轴右眼24.15 mm→24.35mm,左眼23.99 mm→24.30mm;旧镜到期换片,患者希望获得更好的近视控制,更换为普诺瞳TA系列,BC非球面设计。

角膜地形图(未停戴):

18.png

更换为普诺瞳
右眼:TA系列,44.00/-4.75/10.8/T5
左眼:TA系列,43.75/-4.00/10.8/T8
双眼镜片定位、活动度良好,左眼AC弧下方略有荧光逃逸,观察、未处理
戴镜11月,视力良好、镜片配适良好,角膜健康

角膜地形图(未停戴):

19.png

到期换片
右眼TA系列,44.00/-4.50/10.8/T6
左眼TA系列,43.75/-4.00/10.8/T10
配戴新片5月,视力良好、镜片配适良好,角膜健康

眼轴变化情况

21.png

更换为普诺瞳后,前6月出现眼轴缩短,配戴19个月以来、近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总结
普诺瞳非球面OK镜优化离焦分布,自然形成更小塑性区,提高近视控制效果:
" BC非球面设计——瞳孔范围内的离焦分布呈现更明显的“尖底锅”
" RC非同心设计——提升瞳孔范围离焦量
此例低度近视患者在使用普诺瞳基弧非球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后,较之前使用的品牌具有更好的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

20.png

普诺瞳®离焦镜临床应用早期验配心得和近视控制效果

普诺瞳®离焦镜是基于B.C.M.D仿生复眼技术和同心多焦设计的离焦镜片,具有稳定离焦时时入瞳、有效离焦面积更大、视物舒适自然的优势,并真正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的出厂标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为临床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广受行业关注。

来自漳州市亚国眼科的林沂臻医生,向大家分享了应用普诺瞳®离焦镜近视控制有效率的回顾分析和助力近视防控的心得体会,并通过2个典型案例展示实际情况。林沂臻医生认为,初步临床应用中普诺瞳®离焦镜近视控制有效率达69.79%,可成为近视防控的优势选择;细致和专业是近视防控工作的核心,从多环节助力可以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

1.png

特邀讲师:林沂臻 医生
眼科副主任医师
龙海亚国眼科技术负责人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外聘教师
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会员


从事眼视光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各种疑难验光,视功能检查,角膜塑形镜验配,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指导等

01 普诺瞳®离焦镜近视控制有效率回顾分析

林沂臻医生对亚国眼科中心的普诺瞳®离焦镜验配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2022年5月-11月随机抽取验配普诺瞳®离焦镜案例,总计48人96只眼,年龄6-14岁;其中低度近视40只眼,中度近视34只眼,高度近视22只眼;随访时间3~6个月。

2.png

这些案例的96只眼的眼轴变化情况见上表,近视控制良好的眼睛(眼轴缩短和眼轴月增长均值<0.02mm)共67只,可见普诺瞳®离焦镜近视控制有效率达69.79%

02 普诺瞳®离焦镜验配案例分享

案例一 散光度数高

10岁男孩,近期视物模糊,既往戴散光镜2年

3.png

处理:
规范配戴普诺瞳镜片,纠正不良用眼行为,定期复查

4.png

戴镜3月,右眼眼轴缩短0.04mm,左眼眼轴缩短0.06mm,近视控制良好

案例二 视功能异常

8岁女孩,体检发现近视,高度近视家族史:母亲-8.50DS,父亲-13.00DS

5.png

诊断:屈光不正,调节不足,假性集合不足
患者近视发生年龄小,有高度近视家族史,需要控制近视手段;矫正视力不佳、合并视功能异常,需要视功能训练。


处理:
1、选择普诺瞳离焦镜片,坚持全天佩戴
2、视觉训练,1周2次;家庭反转拍+聚散球练习


6.png


3、每天坚持户外运动至少1小时(白天)
1月后复查

7.png

通过视功能训练,视功能检查和矫正视力恢复正常,眼轴增长问题需要处理
处理:
1. 0.01%阿托品每晚睡前使用一次
2. 坚持反转拍训练一天一次,每次15分钟,聚散球每天5分钟
眼轴变化情况

8.png

该患者戴镜+视功能训练+低浓度阿托品4月余,左右眼眼轴无明显增长,近视控制效果满意。
对于具有近视快速进展风险的患者,应强调复查的必要性,以及时调整近视防控方案。


03 普诺瞳®离焦镜实际应用心得和要点


林沂臻医生认为,在应用普诺瞳®离焦镜的同时为了获得更理想的效果,验配医生需要多管齐下,助力近视防控,并总结出以下5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1. 精准验光,确保足矫
2. 视功能检查异常者,需配合视功能训练
3. 精准测量单眼瞳距瞳高,选择稳固的镜架
4. 建议每2~3月及时复查,评估近视控制效果和及时调整方案
5. 必要时联用低浓度阿托品,浓度0.01%或0.02%~0.05%,频率1天1次~2次



小结
近视防控需要多重因素的相互配合,精准的验配技术、及时复查和调整、坚持宣教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与普诺瞳®仿生复眼多焦点离焦镜共同作用,促成更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

普诺瞳®仿生复眼多焦点离焦镜在临床预实验和初步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离焦稳、面积大、易适应、更舒适的优秀近视控制效果,正式的临床研究已相继在国内多家机构开展,更加严谨的研究结果将未来向大家公布,敬请期待!

15.png

普诺瞳®离焦镜验配心得和近1年控制效果

普诺瞳®离焦镜是基于B.C.M.D仿生复眼技术和同心多焦设计的离焦镜片,环带分布的离焦面积更大、入瞳离焦更稳定,真正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的出厂标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为临床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广受行业关注。

来自炯炯眼科成龙诊所的叶珊主任,通过3个普诺瞳®离焦镜实际验配案例,向大家分享了普诺瞳离焦镜验配心得体会和近1年眼轴屈光度控制效果。叶珊主任认为,初步应用可见普诺瞳®离焦镜具有延缓近视进展作用,对于年龄小、近视度数很低或较高等需要近视防控的患者都是合适的选择。


1.png

分享专家:叶珊 主任
炯炯眼科成龙诊所视光主任
炯炯眼科青少年视觉健康守护者
青少年近视干预委员会总干事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
角膜塑形镜认证高级验配师


曾在三甲医院眼科中心进修学习,曾负责知名眼科医院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擅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有丰富的角膜塑形镜和RGP验配经验,对不同屈光问题给予合理的综合解决方案,熟练掌握双眼视功能的全套检查分析并制定训练方案。

案例一 年龄小,度数很低
9岁男孩,视物模糊2个月;
父母无高度近视,无眼病史,无全身病史。

2.png

这是一例近视初发的儿童,年龄小、近视度数远低于OK镜验配范围下限,与家长和孩子沟通后共同选择离焦量稳定可靠的普诺瞳离焦镜作为近视控制手段。
戴镜10个月·复查结果

3.png

眼生物测量数据比较

4.png

戴镜10月期间,双眼戴镜视力保持1.0,未见视功能异常;主觉验光结果无变化,右眼眼轴增长0.06mm,左眼眼轴缩短0.01mm,获得了满意的近视控制效果。

案例二 眼部敏感
12岁男孩,戴镜视力下降半年;
母亲高度近视,无眼病史,无全身疾病史。

5.png

中度近视,但孩子眼部相当敏感,不考虑接触镜,习惯戴框架镜,与家长和患者沟通后,选择普诺瞳离焦镜控制近视。
戴镜10个月·复查结果

6.png

眼生物测量数据比较

7.png

戴镜10月期间,双眼戴镜视力保持1.0,未见视功能异常;主觉验光结果无变化,右眼眼轴增长0.06mm,左眼眼轴缩短0.02mm,获得了满意的近视控制效果。

案例三 度数高,进展快
11岁女孩,戴单光框架镜5年,每年增长-1.00D;
父母中度近视,无眼病史,无全身疾病史。

8.png

这一例近视度数较高,接近OK镜的验配上限;由于孩子的课业压力较重、睡眠时间不足,家长不考虑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护理的OK镜,同时对近视控制的要求较高,孩子也习惯配戴框架镜,经沟通后选择配戴普诺瞳离焦镜。
戴镜11个月·复查结果

9.png

眼生物测量数据比较

10.png

戴镜期间,双眼戴镜视力保持1.0,未见视功能异常;
戴镜11月,双眼屈光度变化均为-0.25D,双眼眼轴均增长0.13mm,相比过去每年增长-1.00D,近视快速进展趋势得到了控制。
小结
以上3个案例体现了普诺瞳®离焦镜延缓近视进展的真实实力,对于低度、中度、高度等不同程度的近视患者,以及眼部敏感等人群,都可选择普诺瞳®离焦镜作为兼顾矫正视力和近视控制的方案。
戴镜视力和主观验光结果可直接反映近视变化情况,普诺瞳®离焦镜的控制效果显而易见;
配戴离焦镜应重视患者的依从性配合、满足每日配戴时长、定期复查,通过眼轴变化密切观察控制效果,配合视功能训练、用眼习惯和戴镜习惯等宣教,及时纠正可能导致近视进展的因素。

11.png